咖啡的味道 用數字說!成大微生物研究團隊建立「咖啡評鑑系統」 定位台灣咖啡風味、加值黑金產業

「這款咖啡沖煮好入口時,會帶有些微泥礦味的威士忌;溫度稍退後,中溫部份,則有著黑加侖漿果香,會在鼻腔裡展現。」

進入秋冬,氣溫稍降,是咖啡香氣最能上揚、發揮各種氣味的時節。能像上段那樣,分辨出咖啡多元風味、複雜層次的差別與介紹,是咖啡師在追求專業路上,必要的練習。

不管是資深咖啡師、剛入行的咖啡從業人員,或是消費者而言,若從來就不知道黑加侖、泥土味的威士忌,只要聞不到、喝不出來,總會讓人少了些信心,甚至對咖啡及咖啡師產生質疑。

大街小巷,咖啡充斥在超市、林立的咖啡餐館裡,儼然已是國民飲品。

當我們在台灣點咖啡、買咖啡,第一時間想到的除了美式、拿鐵或摩卡,豆子來源不外乎是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,卻很少會在台灣或是出國時,想要喝一杯台灣咖啡。

Continue reading 咖啡的味道 用數字說!成大微生物研究團隊建立「咖啡評鑑系統」 定位台灣咖啡風味、加值黑金產業

台灣咖啡為何不受消費者喜愛?如何科學化助攻台灣咖啡打進市場、並發展永續產銷鏈?

根據國際咖啡組織(ICO)2021 年統計,台灣全年消費咖啡總數共 28.5 億杯,平均 1 年內每人約喝 122 杯,自 2018 年起每年更增加 1.6% 以上。依據農業部數據,近幾年台灣國產咖啡產量大約為 700-1100 公噸,反觀財政部關務署 2022 年統計數據,2022 年咖啡豆進口量約 4.3 萬公噸,國內產量遠遠不足國人所需,因此主要仰賴來自巴西、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及印尼等海外咖啡產地。

人手一杯的咖啡經濟,曾捲起國內的產地咖啡、咖啡職人與精品咖啡品牌浪潮,從雲林、嘉義、台南到屏東,都有各地出產的咖啡品牌。

自產自銷的永續優勢為運輸里程短、碳足跡更少,本應受到本土消費者關注,台灣咖啡產量卻非常有限,除了受到耕種面積影響,不夠突出的風味與過高的價格,也是導致在地消費意願不高的原因。

Continue reading 台灣咖啡為何不受消費者喜愛?如何科學化助攻台灣咖啡打進市場、並發展永續產銷鏈?

2024巴黎奧運要減碳50% 優雅浪漫的巴黎如何做到史上最環保的奧運?

2024年巴黎奧運要減碳50%,宣稱是有史以來最具環保意識的奧運,一開場就以長達4小時的開幕典禮,以聞名全球的歷史建築、塞納河畔等公共場域做為表演舞台,融入多元包容的創造力且深厚的法國文化與文學,優雅浪漫又有活力地揭開2024年巴黎奧運序幕。

不過,面對800場以上賽事、集結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5000名運動員、45000名志工,超過1300萬美金的伙食餐點,巴黎是如何落實理想中的環保行動?

Continue reading 2024巴黎奧運要減碳50% 優雅浪漫的巴黎如何做到史上最環保的奧運?

「只要會煮水,就會釀啤酒」?自釀啤酒初體驗

之前收到以啤酒教育的新創品牌「憨啤酒 HanBeer」的來信,邀請我試試在家自釀實作他們和「啤酒頭釀造」聯名合作的「台灣檸檬 農夫酸啤組」的自釀造組合包。要在家要自烘咖啡、釀造酒醋、養康普茶或養酸種做麵包都不會太難的年代,自釀啤酒,會有多難?

Continue reading 「只要會煮水,就會釀啤酒」?自釀啤酒初體驗

【專訪側寫】從地酒到農會演進 台灣農學史家范雅鈞的專訪側寫

1895年之前,當時的台灣稻米、小米、根莖類作物只要豐收,農家就會把多的就拿來釀酒。不知道當年的民間風情,是不是每到節日或稼莊期段落,一家人齊力製酒釀酒那樣,還是努力製酒而天天買醉呢?

然而,那難以想像的製酒風情,在台灣被割讓給日本、日本離開,國民政府來台後,足足消失了80年。

日本官方從1897年開始,陸續針對鴉片、鹽、樟腦,再到1922年針對酒品管制、設立了專賣局,展開了專賣制度,民間不再能夠私釀販售,只有官方可以。

日本在1945年離開台灣之前的專賣制度,農作生產、稻種改良、買賣制度的建立,卻也留下了不少研究和成果,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現代化,當國民政府來台後,另外執行的專賣制度,則又是一段混沌的歷史沿革。

80年後,2002年因加入WTO,台灣才重新開放民間自釀與成立酒廠。

2年前的盛夏,我因地酒專題訪問工作,才了解到這段歷史的空白,藉由重新開放的20年間,接觸到台灣地方酒造品牌的發展。

Continue reading 【專訪側寫】從地酒到農會演進 台灣農學史家范雅鈞的專訪側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