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的味道 用數字說!成大微生物研究團隊建立「咖啡評鑑系統」 定位台灣咖啡風味、加值黑金產業

「這款咖啡沖煮好入口時,會帶有些微泥礦味的威士忌;溫度稍退後,中溫部份,則有著黑加侖漿果香,會在鼻腔裡展現。」

進入秋冬,氣溫稍降,是咖啡香氣最能上揚、發揮各種氣味的時節。能像上段那樣,分辨出咖啡多元風味、複雜層次的差別與介紹,是咖啡師在追求專業路上,必要的練習。

不管是資深咖啡師、剛入行的咖啡從業人員,或是消費者而言,若從來就不知道黑加侖、泥土味的威士忌,只要聞不到、喝不出來,總會讓人少了些信心,甚至對咖啡及咖啡師產生質疑。

大街小巷,咖啡充斥在超市、林立的咖啡餐館裡,儼然已是國民飲品。

當我們在台灣點咖啡、買咖啡,第一時間想到的除了美式、拿鐵或摩卡,豆子來源不外乎是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,卻很少會在台灣或是出國時,想要喝一杯台灣咖啡。

建構科學化咖啡評鑑制度找到台灣咖啡味的記憶點。
由美國精品咖啡協會(SCAA)建立的咖啡杯測流程規範,藉由杯測師的舌頭與鼻腔,評比咖啡香氣與口味,進而檢測咖啡品質與烘焙技巧,而SCAA制定的咖啡風味輪,就有超過100多種風味,實際上能被大眾所品嚐出來、或者想像得到的,大約有36種。(張語屏攝)

所以,台灣咖啡,到底是什麼味道呢?

在台灣,從雲林古坑、南投國姓、嘉義阿里山、台南東山175公路、屏東德文185公路沿線等,都有種植咖啡。台灣農民積極努力生產咖啡,也經常出國奪下大獎,卻仍然不夠為人所聞、為人所道。

台灣咖啡,當然有自己的味道,只是還無法讓人深刻記住。

比起茶香,台灣咖啡的味道還需要被發覺、被加強。但是強化台灣咖啡風味,不只是發酵加強就足夠,還有賴生產鏈中的每一道階段。

國立成功大學(簡稱「成大」)生命科學系微生物研究團隊近幾年不斷尋找突破點,回到咖啡本質,找出關鍵因子,想要讓台灣咖啡味道更具「記憶點」,同時也能替進口的咖啡生豆,找出它的風味來源與內含成份,讓咖啡從業人員更有自信,也令咖啡商品更具公信力。

建構科學化咖啡評鑑制度找到台灣咖啡味的記憶點。圖片:張語屏攝
國立成功大學微生物研究團隊,由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(左三)領隊,建構科學化咖啡評鑑方式,找出台灣咖啡味。(張語屏攝)

咖啡是期貨市場中僅次於石油產品的「黑金商品」,近幾年氣候異常,導致咖啡產量銳減,價格大漲。

對於每年平均必須進口5萬公噸咖啡豆的台灣,咖啡業者面臨成本增加,勢必會想要積極增加採購量,降低未來節節升高的咖啡價格。

尚品咖啡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碩峯回應,咖啡價格節節上升,的確會讓業者多買「囤貨」,但是咖啡生豆必須低溫保存,就會大幅產生電費成本,如果為了解決庫存成本,又只能用優惠價格快速沖煮掉。

這樣的進銷存模式,真的對咖啡業者而言,又有多少利潤?又如何有機會認真認識、推廣台灣咖啡?

在台南市東山區的農民黃文賢,長年跟著微生物研究團隊合作,以科學化方法栽種咖啡,他說,台灣咖啡多以「茶感」呈現,但是味道卻又很複雜。他說,「味道留不住,就不容易被人記住。」

主流的咖啡主要來源來自赤道國家,栽種海拔最高可達2500公尺以上,但大多種植在1800~1900公尺。而在台灣,除了阿里山有高山優勢,在屏東或台南栽種咖啡,大多是在中低海拔出區。咖啡味道會因為較低海拔,先天就具劣勢嗎?

黃文賢搖頭回應,非洲種的咖啡雖然海拔高,但緯度低於台灣。雖然在台南或屏東低海拔地區耕種,還是享有非洲較高緯度的優勢。

因此問題是在耕種方式。黃文賢從產地管理的改善到二次發酵法的導入,成功讓在東山耕作的咖啡味道更加柔順,甚至可以呈現出焦糖甜感,在味道後端,更能呈現酒香的強烈印象。

前2年,我開始追蹤成大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蔣鎮宇帶領的微生物團隊,他們投入的咖啡發酵研究計畫,也很期待。而我在〈台灣咖啡為何不受消費者喜愛?如何科學化助攻台灣咖啡打進市場、並發展永續產銷鏈?〉這篇文章,也詳細的介紹過從種植到發酵,回到種植源頭,以及發酵過程能如虎添翼提升台灣咖啡風味,而我也在家沖泡了兩週,實際證明,非常地香。

本文則是在蔣鎮宇教授與團隊成員,是如何提升「味道」的科學化發現來介紹。

當從飲用咖啡的觀點談咖啡時,健康影響與風味層次,跟我們飲用者比較切身相關。

適量攝取咖啡中的咖啡因,提神與聚精會神,是咖啡最為人知的優點。然而,其他物質像是「綠原酸」及「葫蘆巴鹼」,對人體也有正面影響,同時也是構成咖啡風味的重要元素。

蔣鎮宇說,國際上在評鑑咖啡豆品質時,都會先以咖啡豆的2個評斷為標準:

  1. 大小適中,不宜太小
    第一步,會利用篩網工具將咖啡豆做尺寸的分級,基本上是以視覺判斷,往往太小的咖啡豆,被視為不健康的豆子。
  2. 豆子的完整性
    第二步,判斷豆子的完整性,不能有蟲蛀、長霉,喝進這樣豆子的咖啡,有害健康。

辨視咖啡的完整性有其重要性,但豆子大小,就有例外可以推翻。

「世界上有許多優質的咖啡豆,尺寸就是比較小。」蔣鎮宇指出,較大的咖啡豆,例如俗稱的「象豆」,不見得都是好喝的豆子。所以目前評價咖啡品質,通常以大小為指標,就常態分佈來說,中間尺寸都能夠進入標準值,卻無法實際保證「大與小」有必定的好壞。

決定咖啡好不好喝,仍然還是「風味」。

只是,咖啡豆沒辦法以外表及顏色來判斷味道。「雖然咖啡豆在進入烘焙前都已經過處理,最後是乾燥狀態,但本質上的含水量不同,就會影響風味。」蔣鎮宇解釋。

像是外觀,狀態、大小、顏色這些都是物理性的狀態,都難以提供保證答案,所以藉由「化學」方式、以科學數據佐證,讓風味與健康值數,提出更有說帖的保證。

成大的微生物研究團隊近幾年循序漸進,從栽培管理、養份供給、發酵方式,藉由「高效液相層析」HPLC儀器,檢驗與分析出咖啡生豆裡的成份,找出綠原酸、葫蘆巴鹼,來判斷出風味指數。若再結合系統性地生產與二次發酵,就能大幅度地「優化」台灣咖啡的味道。

與蔣鎮宇團隊合作的長榮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陳妙齡,便是團隊中以HPLC分析出咖啡風味成份的關鍵人物。她說,咖啡豆在台灣是高經濟作物,農民想要有好的回饋,就需要消費者願意買單。(此連結為相關科學化檢測方法)

「咖啡在嘴裡、鼻腔的風味,這些都是『植物代謝產物』帶給人的感受性,不過,每個人的風味標準都不同。同樣的咖啡品種,在台灣不同地區種的,風味也會不同,代表的是地方風土。」陳妙齡說。

成大微生物研究團隊與長榮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陳妙齡合作,以HPLC分析咖啡風味成份。(張語屏攝)

「咖啡的有機酸會影響風味,而其中還有『綠原酸』,對生理的調整都是正向的。我們分析出東山咖啡的數值成果,都很好。」陳妙齡說,咖啡除了提神效果,就是享受它,因此就有選擇性,提供更好的感受,就能受市場所喜愛。

咖啡產業造就了世界經濟與專業的產業領域,從栽種、發酵、烘焙、咖啡豆評鑑、風味杯測、沖煮,都有各自的專業評比與比賽,台灣就有許多國際級的咖啡師、杯測師。

然而,只要是人,就容易受環境、健康狀態與心情影響嗅覺與味覺,讓味道評鑑變得較具主觀性。蔣鎮宇說明,目前團隊已建構出咖啡評鑑數據與系統,這些科學化方式目的是加值,更能讓台灣、國際精品咖啡產業更有公信力,盼有機會讓台灣咖啡豆,在咖啡館裡找到立足之地,未來甚至有望跨界,運用在台灣的另一項潛力股黑金產業:「可可」。

建構科學化咖啡評鑑制度找到台灣咖啡味的記憶點。圖片:張語屏攝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